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达利欧:中国推出温和利好政策 经济不会有剧烈波动


发布时间:2019-03-20 点击量:

新浪财经 北京时间20日凌晨讯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周二晚接受了新浪财经的独家专访,他指出,他对于债务危机演化规律的发现以及建立的预警机制,有助于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的,“如果能良好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达利欧表示,如果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可以更容易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使得整个经济周期不是特别地波动剧烈。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资产价格下降了,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此时大家都开始有损失。之后放贷机构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政策发生改变,最终才能带来经济的恢复。“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躲过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呢?”达利欧认为,经济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

达利欧认为,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这些利好政策正在主动推出,而且非常温和,所以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那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

达利欧希望,读者通过他的《债务危机》这本书,能够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同时他也鼓励经济学的教授和政策制定者,来挑战他在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的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在达利欧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表明大家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使得经济的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大起大落。

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这次您的中国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您的第二本书——《债务危机》,我们也非常有幸拜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一个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是,您的发现能否帮助政府或者央行提前采取措施,逆周期调整,减缓剧烈的波动,使债务危机能够退化为比较温和的去杠杆,或者说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2008年您的预警机制帮助桥水躲过了金融危机,您对您发明的这个预警机制,帮助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有什么看法?

达利欧:其实刚才您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可以的。因为如果说这些事件,你看一下,它们之间是有因果的机制关系。如果说你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那你就可以对它控制;如果能够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我在书中也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债务到底是以本国货币计价还是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如果说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些综合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能够使得我们的这个周期不是特别地剧烈。其实我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些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说我们的资产价格下降了,就是我们的债务危机所引起的。那么资产价格下降之后,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有了损失。有了损失之后,作为放贷的机构,它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我们的政策发生改变。

我们就会经历这样很大的周期,有一个大的下行周期之后,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用一些政策带来经济的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让我们躲过了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来中和债务带来的一些问题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的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其实我们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好政策正在推出。中国的这些政策大家都有一些期待,而且它是非常主动,非常温和的,所以使得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那么在其它国家可能这种债务的问题它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时候再采取行动就太晚了,之后的这些政策财可能带来我们经济的好转。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到这个书中去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看看他们看完之后得出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个机制是不是正确的。我也是想鼓励我们的这些经济学教授,还有政策制定者,让他们来挑战我在书中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理解可以让我们使得经济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这些大起大落,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每次出现这种大的周期都是非常痛苦的,而且这种荣衰的周期会给很多人带来阵痛。如果说我们可以理解它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应对。

来源:新浪财经





开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重点对航空、文旅、健康、科技、物流、安保等行业领域展开股权投资,打通产业上下游,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产业化商业模式,实行集团公司多元化的投资发展。同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分配资源配置,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六大行业,带动九个专业,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企业市场潜力,带动企业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