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新医疗产业独角兽TOP50发布:顺势而生,生命医疗产业升级不可逆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酵,给生命医疗行业迎来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多地暂停了部分常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上线了互联网诊疗服务,让行业呈现了另一种想象空间。
 
其次,伴随云化、数字化、智能化迅速席卷各行各业,作为典型的慢热行业,医疗科技愈久弥新,以其特有的严谨态度,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重塑包含医院、药企等在内的旧医疗模式,或者通过新技术驱动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升级。
 
再或者不少新型医疗机构,通过新技术来做创新药研发,开辟出一条“创新药”的康庄大道,加速中国创新药行业的突破,争取国内创新药研发的主动权。
 
所以,在全民“战疫”的背景下,数字技术走到前沿,成为推动我国医疗体系、生物制药和社会健康服务转型升级的新兴力量。
 
7月中旬,由创业家&i 黑马,携手30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新医疗产业TOP50》榜单评选,我们将寻找各个城市中,深扎产业的符合“医疗科技”方向的产业的新势力企业,并将它们推上数字经济社会的舞台中央,展示其独特价值。
 
本次评选前后历时三个月,历经五大环节:策划(6月底)→提名/报名(7月15日-9月16日)→公众投票(7月20日-9月20日)→评委评议(8月18日-10月20日)→榜单公布(10月29日)。
 
截止8月20日,提名/报名结束,报名企业数量超过150家,活动H5页面浏览量破百万,累计投票数近百万。
 
评选期间(8月20日-10月20日),有130家企业通过初筛,115家企业通过评审团复选,得以参加线上评审会。
 
通过4天4场次的线上评审会,投资人、行业专家第三方等组成的评审团从科技实力、投资价值、成长价值、领先价值等四个维度对参选企业进行打分。层层筛选之后,最终决出了如下50家上榜企业:
 
这些企业符合以下条件:
 
行业分布:医疗数字化、医疗器械及硬件、生物制药、医药电商、手术机器人、医疗服务等非上市的“新医疗”企业;
 
财务指标:预计估值不低于1亿美金,或者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1亿元;
 
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已取得关键性成果;
 
产业地位:高成长、独角兽、产业龙头,市场认可度高。
 
以下为本榜单的相关解读:
 
01 
顺势而生,医疗产业升级不可逆
 
 
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一批企业,大部分企业拥有4年及以上的司龄。司龄最大的企业为23岁。其中,一半的上榜企业成立于2012-2018年。
 
50%的上榜企业成立于2014-2016年。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敢想敢干的年轻企业。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和世界工厂。
 
在此基础上,它们借着AI、5G、大数据等逐渐成熟的技术,借着资本的东风,顺势而生,为中国的各个产业的升级迭代,添砖加瓦。 
 
其实, 每一次世界的技术浪潮,从未落下过生命医疗行业。近几年,生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数字化技术企业正在帮助生命医疗行业的各个主要角色,实现全面的产业数字化升级。
 
整体来说,上榜的医疗科技企业是一群科创范十足的企业。特征有三:
 
 
1、以技术为犁,以实业为沃土,坚定深耕产业不动摇。
2、持续营收,以客户成功为己任,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3、综合运用AI、5G、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实体产业,具体的应用场景结合,提升产业效率。
 
02 
一线城市是生命医疗独角兽的聚集地
 
 
从地域分布上看,有82%的上榜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一线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为重,有23家北京企业上榜。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广东,分别有10家、5家上榜企业。杭州,是后起之秀,有5家企业上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32%上榜企业来自长三角。有24%的上榜企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认为,新基建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产业的格局,关乎所有城市未来30年的命运。而这批医疗科创企业,将是未来城市竞争中、产业格局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变量之一。
 
03 
B轮系企业成为产业的中流砥柱
 
 
从融资轮次来看,这50家企业大多是中后期的成熟项目。
 
B轮之后的企业有40个。B轮(含B+)这个阶段的企业是最多的,有19个。我们相信这一批企业,借着注册制的东风,登陆以科创板和创业板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它们将成为点亮中国未来经济、点亮中国资本市场的产业之星。 
 
新冠疫情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停摆。而这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被低估,生产要素的位置被错配。我们相信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家们将能够抓住这一波机会,积累资本、人才,卡位市场的战略要地,为下一轮洗牌积攒能量。我们预计明后年将诞生新一批独角兽。
 
04
生物制药是“香饽饽”
 
从上榜企业的细分赛道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智慧医疗、医疗器械及硬件、生物制药、医疗服务、医疗机器人和医药电商等领域。其中,36%的上榜企业,来自生物制药(包含创新药和生物技术)领域。有32%的上榜企业来自智慧医疗领域。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曾对比国内外生命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他说,生命医疗领域有太多可以投资的机会。而国内市场发展相比起发达国家来说,却还远远不够。
 
现阶段,国内生命科学相关的科研和产业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生物制药为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仍处于劣势,无论是研发投入能力还是产出方面与发达国家均有一定的差距。





开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重点对航空、文旅、健康、科技、物流、安保等行业领域展开股权投资,打通产业上下游,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产业化商业模式,实行集团公司多元化的投资发展。同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分配资源配置,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六大行业,带动九个专业,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企业市场潜力,带动企业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