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日前印发的《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提升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等进行部署,推动气象深度融入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业气象监测评估能力。各地积极响应,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等监测技术,加强对农田的监管——上天、入地、联网,各式气象“黑科技”在田野“大显身手”,为徐徐展开的春耕春播数字农耕画卷,摹上浓重的气象科技底色。
气象科技赋能,正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遥感监测,“把脉问诊”小麦生长
受去年秋汛影响,北方地区冬小麦普遍存在晚播、弃种、冒险抢种等情况,加之冬前积温偏少、弱苗越冬比例偏大,后期遭受低温冻害危害风险增大,对春耕春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麦苗促弱转壮,掌握农业科技是关键。河南气象部门依托高标准农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构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构建地空天一体化遥感观测体系,开展作物长势、产量预估及农业气象灾害定量化监测评估等,有力提升了针对大宗粮食作物的气象灾害应对能力,全力推动晚播小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
绿油油的麦田里,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气象技术人员忙着测量小麦种植面积,为冬小麦分布卫星遥感监测评估业务收集检验样本。今年,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密切联动,首次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冬小麦分布情况开展监测评估业务。“此次冬小麦分布监测,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空间分辨率高,目前已经精细到了30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研究员张明伟介绍,该产品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粮食产量气象预报面临的“作物分布数据不精细”问题。
气象科技不仅为小麦生长“把脉问诊”,还为病虫害防治“开具处方”。安徽省气象局通过“惠农气象”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风险等级预报,精准定位用户位置,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推送逐小时天气预报。“4月18日我完成了今年第一轮打药”,5月初,刚刚结束第二轮打药的肥西县小麦种植大户李建国说,“今年药打得好,肉眼可见麦粒饱满度特别高。”
智能调控,实现水稻育秧温湿“自由”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5月12日,全国已春播粮食72.4%,同比快1.8个百分点。从南到北,在水稻育秧、移栽及生长的全过程,皆有气象智能调控身影融入其中。
在广西水稻重要产区玉林,伴随旋翼的嗡鸣声,无人机在空中不断穿梭,机身药箱内洒下的雾化农药瞬间弥漫开来,一分钟便完成一亩地的喷洒工作。作物长势喜人的背后,离不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发的水稻低温冷害精细化监测预测预警系统的加持。自治区气象局农业气象首席专家何燕介绍,该系统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水稻冷害热害精细化(100米×100米分辨率)的灾前预测预警(提前10天逐日滚动预报)、灾中监测、灾后评估,可指导农民及时查苗、补种和补苗,促其加快生产进度,确保早稻等夏粮春播春种工作顺利进行。
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基地的水稻育秧棚室里,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测站与实景监测设备已投入使用,监测数据实时传回市气候中心。市气候中心基于小气候与环境实景监测设备,针对水稻工厂化育秧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支撑的技术模式,对秧苗的长势开展动态预报预测,实现了远程管理育秧环境,自动调控温度和湿度。这种“实时监测+动态管控”的模式,让秧苗干尖现象普遍减少,长得更壮更齐。
“一来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二来省了一大笔钱。有专家‘支招儿’,就是不一样!”宝坻区朝霞街道东会村的农户刘河东望向齐刷刷的秧苗,喜上眉梢。今年,该基地水稻育秧总量达到45万盘,可满足2万亩稻田插秧的需求,为天津小站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建模,添稳粮扩豆“底气”
气象科技的力量和温度,同样传导至东北黑土地。
选种、订肥、划田……黑土地上呈现出一派农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豆成了东北农民的“新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东北地区作为大豆主产区,正加快落实大豆扩种计划。
作为农业大省和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供给基地,黑龙江提出,要扩种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稳粮扩豆”的艰巨任务给气象为农服务带来新挑战,国家气象中心综合考虑东北大豆种植区的光热水条件,分析近30年(1991年—2020年)大豆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等资料,得出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为扩种大豆增添“底气”。
黑龙江省气象局超前谋划,重新划分六条积温带,科学建立大豆种植和轮作模式,集成了全面的干旱指标体系,形成干旱多源协同诊断方法,提高对大豆受旱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同时,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2022年优质高效大豆品种种植区划分布局,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越区种植。
5月初, 辽宁以玉米为主的大田作物进入播种高峰期。今年以来,辽宁降水量偏多35%,发生霜冻的总体风险较高,省气象局农业气象科研团队建立多种降温情况下冷棚地表霜冻风险预报模型,首次为农户提供精确到格点的地温和霜冻预报。精细、易懂、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技产品有效助力农户抓住有利时机,抢早定植。
在吉林,通过吉林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在作物生产关键环节,调取各地气象要素、土壤相对湿度、作物发育期、农事活动适宜度指数等数据,适时指导春玉米生产。
上一篇: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保法执法检查组赴文昌检查
下一篇:“走进科技,你我同行”2022年运城市科技活动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