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做好应对老龄化关键“拼图”


发布时间:2024-05-23 来源: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20日召开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了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他表示,2035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任务重的特点,此外数量多、差异大也给我国的老龄化工作带来了挑战与困难。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该如何应对?

  地区差异大,因地制宜找短板

  如果绘制一幅我国的老龄化地图,那么按照2020年的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是我国老龄化的特点之一,同时,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王海东说,为此,各地相继出台了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和试点。

  在社区养老设施保障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过自检查找不足,因地制宜补齐短板。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介绍,住建部选取59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将“社区老年服务站覆盖率”作为重要体检内容,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各地建设改造社区养老、助餐等服务设施约3.6万个,建成一批举步可达、安全健康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居家养老为主,为“9073”打好基础

  在众多的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更受老年人的青睐。因此,“9073”养老服务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被认为更加适合我国特点的老龄化应对策略之一。

  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0年来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数达到812.6万个,是2012年底的近2倍。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民政部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在健康服务管理方面,社区也成为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主力军。据介绍,2021年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

  医养结合,合理布局应对老龄化工作

  对于老年人来说,养老问题和健康问题同等重要,因此,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也深受欢迎。为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国家卫健委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王海东表示,当前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王海东介绍,下一步将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拼好医养结合这块应对老龄化的关键“拼图”。






  上一篇:新兴产业集群发力 创新驱动后劲十足

  下一篇: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