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厚植土壤 真正让青年人才挑大梁


发布时间:2024-05-23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放手大胆起用青年科技人才,对新入职青年科技人员给予一定起步科研经费支持等新提法,让不少科研人员眼前一亮。

“国家是真心实意从根本上解决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的问题,特别是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减负3.0行动以来,项目检查变少了,年终绩效考核也不再简单与论文篇数、专利等直接挂钩。”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泵系统研发部副部长司乔瑞教授说,“《意见》中的新举措,让我们更加有时间、有环境、有信心在感兴趣的领域潜心研究,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注意到,文件关于青年人才的激励不吝篇幅,从基础研究、成长环境、培养计划全方位进行部署。比如,针对青年科技人员发展通道不畅问题,《意见》明确提出:提高青年人才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5年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达到20%以上。

打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通道

直面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存在的短板,《意见》明确“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并提到加大博士后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支持力度;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研究员范云涛解释说,这意味着,单位可以统筹基本科研业务费用向新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倾斜,以及通过争取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以及参加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等途径来实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我所在团队新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能从各种渠道获得项目资助,解决了科研起步难的问题。”曾入选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司乔瑞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江苏大学围绕青年人才成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从研究生招收指标、科研启动经费等都给予一定支持。

如何让更多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有机会脱颖而出?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萱看来,要调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培养和激励青年人才的主动性,从科研资源的源头增加供给,给予他们更多发展机会和成长通道,提供更加充足的经费和资源,鼓励其真正在一线科研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

“要形成一个有机协同、上下一体的社会激励系统,针对各个环节精准有力地激励,才能全方位挖掘科技创新潜力。”刘萱还指出,激励和约束并重,才能构建起健康优良的科技创新生态。

激励再深入还需直击痛点

作为参与起草文件的专家,范云涛坦承,调研中有单位提出青年科研人员晋升难度高、生活压力大、获得感不强,招不到、留不住年轻人。很多单位还反映,新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科研“第一桶金”对于科研历程非常重要。

“《意见》专门强调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并直击痛点,提出对新入职青年科技人员给予一定起步科研经费支持。”刘萱表示,近年来,我国青年科研人员“起步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和强度,各地也予以资金扶持和奖励。

“但也必须承认,青年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还未解决突出矛盾,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刘萱将矛盾归结为四个方面:庞大的青年科研人员基数与有限的可获得科研资源之间的矛盾,完成个人晋升的各类评价考核要求与长期性、战略性科研工作之间的矛盾,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激励机制社会化程度低、主体单一和激励总体需求增大的矛盾。她希望通过《意见》的深入贯彻落实,逐步解决这些矛盾,加快形成一个更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创新生态。(记者 刘 垠)

 
 






  上一篇:去年央企规模效益保持平稳增长

  下一篇:浦东文体旅促消费送上“新春大礼包”,预计一季度将拉动综合性消费200亿